锅包肉如何做才酥脆 锅包肉怎么作
锅包肉是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他是将猪肉先腌入味,接着裹上糊,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
锅包肉如何做才酥脆
1.调糊:
制作锅包肉的糊不能太稀薄,不然口感太硬肉会老;也不能太厚,不然一口下去全是淀粉。今天我制作的时候特别的计算了一下我调糊的比例,壹个鸡蛋,4.5茶勺的淀粉,一茶勺清水搅匀,这个量刚好是7量肉的用量,炸出来的糊会薄厚适中,口感最好。还有壹个决定因素环节就是裹糊之前先薄薄的蘸上一层淀粉,这样挂糊效果更好更均匀。
2.炸制:
锅包肉要过两遍油。第一遍是中火在油温5成热的时候逐一的下入肉片炸到里脊肉熟透;第二遍是大火油温8成热时将里脊肉再次回锅炸到金黄酥脆。何故要过两遍油,第一遍是中火将肉炸熟,如果是大火炸就会出现肉还没有熟,糊却已经炸过了。第二遍炸是大火为了让糊更酥脆。如何不同差异油温到几成热呢,我之前说过,现在再说一次。拿一根微潮的竹子或者木质筷子的尖放到油中,等到筷子周围出现细小的小泡的时候,此时的油温是5到6成热,等到筷子周围出现大而且密集而且有噼里啪啦的声音的时候,此时的油温就达到7到8成热了。
3. 炒汁:
这个要说一下的是,有人喜爱先放肉再加调料汁,而我习性先放汁后放肉。大家在饭店吃的锅包肉是脆脆的肉上面挂着一层微微发粘的糖醋汁,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先放料汁将料汁炒到微微发粘的时候再放入炸好的肉,这样就达到脆脆的肉上面挂着黏黏的糖醋汁。如果是后放料汁,料汁一烹肉就软了。
锅包肉何故炸不脆
炸锅包肉的糊一定要掌握好挂糊的厚度,太稀薄的糊容易把肉炸老,吃起来肉质发硬发柴。但这个糊也不能太厚了,由于太厚的糊吃起来全是淀粉了。
要让挂糊的厚度恰到好处,最决定因素的还是调糊的时候要掌握好糊的浓度。以7两肉为例来说,需要用鸡蛋1只、4茶勺半的淀粉和一茶勺清水,这样调制好的糊浓度刚刚好,挂糊的时候也容易做到薄厚适中,最后炸出的锅包肉口感最好。
挂糊的时候还要掌握好壹个决定因素,就是在裹糊之前先把肉蘸上薄薄的一层干淀粉,这样能让挂糊更均匀而且不要易脱糊。
在面糊里加入鸡蛋是起到让糊软的影响,这样炸出来的糊吃起来软一些,因此如果你想追求酥脆的口感就不要放鸡蛋了,用适量清水补充一下鸡蛋的水分调成糊就可以了。
有了好的糊就一定能做出外酥里嫩的锅包肉吗,其实炸制的经过中的诀窍掌握也是很决定因素的,一定要掌握好肉入锅时的油温和复炸的诀窍。
锅包肉第一次入锅炸制的最佳油温为5成热,用中火炸至肉变色后马上捞出。把全部的肉捞出油锅以后,开大火等油温达到8成热再次回锅,这样要炸至肉的表面呈金黄色,感觉很酥脆时捞出沥油。
第一次之因此要用中火炸制,是为了让肉能充分熟透但糊却不会被炸过头。第二次复炸时之因此要用大火,是由于这次主要是炸外表的糊,让糊快速达到更酥脆的效果而肉却不会变老。
做好以上流程就一定能做出外酥里嫩的锅包肉吗,要了解炒的经过中也是有诀窍的,否则极有也许让前面两步所做的都前功尽弃。
首先就是炸好的肉不能放的时刻太久,要尽也许快的入锅炒制,防止糊发生回软现象。
其次是一定要先放料汁后放肉,把料汁炒至微微发粘时再放入炸好的肉,炒匀后马上出锅上桌,尽量缩短肉在锅里受热的时刻,这样才能保证锅包肉吃起来外酥里嫩。如果先放肉后放料汁的话,等料汁炒好的时候那个糊早就吸水变软了。
锅包肉的正宗行为
主料:猪里脊400g
辅料:土豆淀粉200g、玉米油600ml、糖100g、9度米醋50ml、盐2g、料酒5ml、葱5g、姜5g、蒜5g、胡萝卜5g、香菜适量
流程:
1.将里脊肉洗净,去筋斜着切成两半(就是将长方型的肉斜着切成两块三角型的肉)。
2.将肉切成刀背薄厚的片。
3.将料酒和1g盐加入肉片中抓匀。
4.选中东北纯土豆淀粉。
5.将淀粉倒入碗中,加入适量清水将淀粉泡半小时以上。
6.半个多小时后,清水会浮在淀粉上面,将清水倒掉。这时的淀粉会有些干不好抓,是可以用力抓动的。抓出混到肉里。
7.将泡透了的淀粉抓进肉片中裹匀。
8.将葱姜和胡萝卜、香菜梗切细丝,蒜切小片。
9.起锅倒油,加热到七成熟。
10.将肉片一片片下入锅中炸至起泡浮起。
11.将炸地的肉装在碗中。
12.分次把肉炸好第一遍后油温继续加热至顶尖,油面完全平静,有少许烟冒起,将肉分次下入复炸,炸至有斑驳的焦红色捞出控油。(20秒左右)
14.倒入肉片大火快速挂汁出锅。(能颠动大勺最好了,没劲儿就只能更快速的翻炒肉将汁挂匀出锅)13.将油倒出,加入白糖和醋中火熬至有些汁有些粘稠随后加入全部调料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