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每5人中约2人罹患这种疾病
卒中,俗称“中风”。《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4》指出,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GBD) 显示,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 9%,位居全球首位,这意味着一生中每5个人大幽会有2个人罹患卒中。而2024年我国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被卒中夺取生活。①
作为人体的“司令部”,大脑一旦发生卒中,致死率和致残率不可小觑,因此预防胜于治疗。民族卫生健壮委不久前也公开了《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也是希望降低卒中的危害。
卒中年轻化,65岁左右尤其要注意!
虽然《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4》指出,我国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不过,总体发病年龄动向却呈现年轻化。
2012-2024年民族“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卒中患者第一次发病年龄构成中40~64岁占比超过66.6%,也就是超过了一半。①
而在一些媒体报道中,不乏有二三十中被中风困扰的年轻人。
一项2010年关于2000多住院人员的统计就发现,2006-2009年问青年脑卒中的发病比率为4.8%,比2002-2005年间的3.5%有所增加。而这些发病年龄小于45岁的年轻人,往往伴有高血压(42.8%)、高血脂(33.6%)、不良生活习性(28.3%)、糖尿病15.9%等。②
究其缘故,无非是大家生活中:
1. 有一定慢病基础,却不重视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是卒中发生的高危影响,但很多中年人并不了解,也不重视这些难题。
有些中年人不进行健壮体检,等到发病偏瘫了才了解自己有高血压。有些中年人即便发现以后也不重视,总觉得自己年轻,能熬过去,吃点药就不管它。
2. 重口味饮食、吸烟喝酒
高盐饮食是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影响其中一个,诱发脑中风。而高糖、高脂饮食也不利血管健壮。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栓生成增加。除了这些之后,研究显示,大量饮酒可使卒中风险增加20%①。
3. 熬夜、压力大、心情激动
加班、熬夜、压力大,心情激动也是诱发脑卒中的影响其中一个。长期灵魂紧张、焦虑必然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和痉挛,同时血管压力也会增加,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而导致动脉硬化。③
4.肥胖太多,尤其是胖肚子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卒中的发病风险。2024年一项研究解析发现,体质量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卒中风险增加1.10倍①。
2024年12月23日的卫健委公开会提到一组数据,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下面内容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10%。我国超重肥胖率上升速度较快,全人群都受超重肥胖影响。④
这也提示大家,要早早改变不良生活习性,重视中风的预防。
“6个一”帮助远离中风!
1. 规律坚持一项运动
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不过,显然不少人并不能达标。据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显示,我国成年人群参与有效体育锻炼的比例仅为11.9%,且和其他年龄组相比,25~44岁和75岁以上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最低①。
提议每周至少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150分钟以上,每次运动达30分钟。如果实在没时刻运动,每次10分钟、每天3次快走也可以。
2. 35岁以上每年必须测一次血压
高血压可以说是卒中的危险影响其中一个。即使没有症状,35岁以上的人也应该一年至少测一次血压。
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及时调整生活方法或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好血压。
3. 饮食壹个守则“三减一加”
国人饮食往往习性高油、高盐、高糖,而果蔬摄入不足,因此应做到“三减一加”,而类比于般地中海饮食的“江南饮食”,恰恰有这样的效果,还有助于预防血管代谢性疾病。
江南饮食可以概括有6大特征:
1)提倡增加粗粮,减少精米精面;
2)主推植物油,低温烹饪;
3)增加白肉、减少红肉,主推豆制品;
4)蔬菜多多益善,保证适量水果;
5)主推适量坚果、奶类;
6)强烈主推蒸、煮、涮的烹饪方法。⑤
4. 壹个腰围警戒线不能超
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
5. 床头备上一杯水
平时可以在床头放一杯水,在睡前半小时和晨起时喝几口。
1)清晨醒后一小杯:早晨是人体生理智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易形成血栓。喝一杯温开水,能帮助稀释血液。
2)睡前半小时一小杯:晚上睡觉时,血流速度减慢,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极易形成血栓性疾病。饮用适量的温开水,能稀释血液,防治缺血性中风。
6. 一定要遵医嘱用药防治
预防中风,一定要针对引起中风的危险影响进行管控,比如,血压高的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血脂高的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等。除了这些之后,对于已发生过卒中的人群或高危人群,大众热点关注的安宫牛黄丸,提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安宫牛黄丸是一种著名的中药配方,临床上用于治疗脑疾病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香港马百良的安宫牛黄丸采用了天然麝香、天然牛黄,在传统药物基础上进行改良,去除了朱砂、雄黄这2味含重金属药材。
虽然安宫牛黄丸可用于治疗急性卒中,但其对预防脑缺血的保护影响尚未见报道。不过,4月16日刊发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的一项香港本地大学团队研究就发现,传统典范中药马百良安宫牛黄丸预防性给药,可以明显的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脑损伤水平。
研究截图
研究者通过给大鼠预防性灌胃给药“马百良安宫牛黄丸”后,进行了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建立。结局显示,和未接受马百良安宫牛黄丸给药的大鼠相比,接受马百良安宫牛黄丸预防性给药的大鼠进行缺血性脑卒中造模后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神经元凋亡及脑氧化应激情形均得到显著的改善。⑥
这也意味着,安宫牛黄丸或可为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带来希望!
参考文献:
①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4》概要[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4, 017(005):272-281.
② 裴少芳, 金兴中, 刘毅. 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动向及青年患者的危险影响解析[J]. 神经疾病和灵魂卫生, 2010, 10(003):263-265.
③ 2024-10-17健壮时报《防动脉硬化是终生的事》
④ 2024-12-23 中国日报《权威报告: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
⑤ 2024-05-18周到上海《宁光院士:“江南饮食”有利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防控》
⑥ Protwective Effect of An-Gong-Niu-Huang Wan Pre-treatment Against Experimental Cerebral Ischemia Injury via Regulating GSK-3β/HO-1 Pathway (2024) FRONTIER IN PHARMACOLOGY, 12. 640297.